華體現大國風範 發揮國際影響力(龐朝輝) – 評論文章
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日前順利閉幕,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包括李強為國務院總理、趙樂際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王滬寧出任全國政協主席等。而習近平則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充分反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廣泛擁護和衷心愛戴,亦是帶領全國人民走向中國式現代化光明道路的當然之選。
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日前順利閉幕,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包括李強為國務院總理、趙樂際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王滬寧出任全國政協主席等。而習近平則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及中央軍委主席,充分反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廣泛擁護和衷心愛戴,亦是帶領全國人民走向中國式現代化光明道路的當然之選。
最近不同公立醫院被報道發生儀器或結構倒塌事故,上月聯合醫院手術室一組手術燈連支架突然從天花墮下,壓傷一名麻醉助理;去年11月青山醫院亦有石屎從天而降,跌落病床枕頭旁邊,雖然未有造成意外傷亡,但事發時卻有病人在病房內,無造成傷亡算是不幸中之大幸;而葵涌醫院有辦公室日前也發生天花石屎剝落事故,一部影印機被壓毀。
特區政府早前宣布,周三(3月1日)起撤銷為期900多天的口罩令,本港衞生防疫措施正式暫告一段落;同時在不同社區服務兩年多的檢測中心和疫苗接種中心,亦宣告功成身退,雖然市民仍可在不同診所接種新冠疫苗,亦可在醫護中心進行核酸檢測,但香港在復常路上已正式與世界各地全面接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日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為香港經濟的後疫情反彈作好準備。陳茂波指出,2023/2024年度連同政府債券發行額約650億元,赤字預計為544億元,財政儲備亦將下降至7,629億元。
中美角力近年成為熱門國際外交話題,兩國關係由特朗普年代開始明顯惡化,貿易戰下的經貿政策及增加關稅等,已令雙方關係冰封;到拜登於2021年上台,兩國關係稍為緩和,早前拜登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計劃訪華,卻突然出現「程咬金」事件,一個中國民用氣球飄到美國上空被擊落,引發新一輪外交風波。
本屆特區政府為解本港房屋問題費煞思量,行政長官李家超於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的簡約公屋,近日逐漸出台。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日前帶同社福機構,到簡約公屋的示範單位參觀,並介紹單位設計與基本配備,好讓機構直接了解簡約公屋的特點,並感受特區政府盡快為劏房戶改善居住環境的決心。
不經不覺,特首李家超新班子上場已逾半年,初期各行業因疫情肆虐受到重創,市民及市場信心跌至歷年谷底,移民及失業等負面消息此起彼落,經過新班子半年多的勤政善治、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讓市民看到了希望,敢於擔當、積極進取的治理水平,亦令市民對新政府的滿意度有所提升。
本港與內地免隔離通關已有數天,除了首日有較多人潮返回內地,近日人數已有回落迹象,至於農曆新年期間則仍有少量空位可供預約。現時大部分採取陸路過關的香港居民,過關時間並不太長,由最初需要逾一小時,到近日已可在半小時內過關。
本港新冠疫情肆虐3年,零售業固然首當其衝,屢見商家倒閉,雖然特區政府連續發放消費券以及向中小企提供各種補助,但各項經濟及零售指標仍然乏善足陳。根據最新公布的本港零售銷售表現,截至去年1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295億港元,按年下跌4.2%,其中百貨公司貨品銷貨價值跌近兩成,為跌幅最高,其次為服裝銷售、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等。
面對新冠疫情,內地最近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復常,國家衞健委亦與周一(26日)公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經國務院批准,自明年1月8號起解除對新冠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冠病毒感染亦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衞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