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議員竭力爭取兩地盡快恢復全面通關
冀第七屆立法會迸發新思維新氣象
助香港重新出發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結果已經出爐,經民聯總共派出8人參選,其中7人成功當選。經民聯向支持聯盟的選民和市民致以衷心感謝,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表示,聯盟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今後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全心全意為業界謀福祉,為市民做實事,當務之急是全力推動特區政府盡快落實兩地通關時間表,爭取逐步擴展每日通關配額,以改善經濟,惠及民生。經民聯榮譽主席梁君彥表示,第七屆立法會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他衷心期望有經驗的議員帶領新面孔迅速融入議會工作,共同在立法會迸發新思維,創造議會新氣象,讓香港重新出發。

經民聯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
兩大目標九大建議促政府從速建屋
訂人均居住面積具體政策

香港房屋問題極為嚴峻,劏房單位及居民數目持續增加。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既需要提出長遠的藍圖,也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救「近火」。經民聯今日(22日)發佈《加快建屋 急民所急》研究報告,提出兩大目標:「明確訂立人均居住面積200平方呎」和「爭取10年內開發2,400公頃土地,以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並就從速興建房屋提出九大政策建議(詳見附件),全力促請政府把提高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成為一個具體的政策目標,以紓解迫在眉睫的房屋問題,回應市民的迫切期待。

人工智能立法 香港大落後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人工智能在世界急速發展,人工智能機械人愈來愈多,普及化、大眾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的機械人是否應該有身分證、來港「長住」可否取得永久居民資格、可否擁有勞工權益等,都不再是科幻片才會出現的假設性問題,而是擺在眼前,確確實實的問題。香港要成為世界級創科中心和智慧城市,這方面的法例必須與時並進。

「文體旅局」有責任弘揚中華文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林鄭特首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相當多大刀闊斧的建議,由公眾最關心的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推動創科發展,到重組政府架構,都有所着墨。一如外界所料,林鄭建議設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分拆運房局,還有將工業撥歸創科局,設立副司長分擔三司工作。重組將會有充足時間討論和諮詢,留待下屆政府執行。

經民聯歡迎施政報告採納《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
冀創巨大安居、就業和經濟效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合共採納了經民聯超過80項建議。經民聯早前提出《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提出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十四五」規劃及前海合作「產業之區」、大灣區「融合之區」。今次政府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前海發展等機遇。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吸納建議,不再視新界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

經民聯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
把握「十四五」及前海擴區機遇
可為逾200萬人提供居所

新界過去被視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不僅直接阻礙了新界的開發,而且嚴重限制了香港的安居和發展的空間。經民聯今日(29日)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研究建議書,就如何全面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指出,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通過開發新界,來發展香港,造福港人。促請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開發新界。

修補撕裂要軟硬兼施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先後發生了2014年違法佔中以及2019年的反修例騷亂,嚴重衝擊一國兩制和香港的繁榮穩定。國家有見及此為香港訂立《港區國安法》,繼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可以重新出發。但與此同時,其實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工程要做,就是「人心工程」。這是最難達成的,需要睿智和心力。

教育界應重新起步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8 月10 日,教協宣布啟動解散程序,消息來得突然,但又予人感覺:這是教協必然的結局。作為教界的一員,筆者不能否認教協自1973 年成立至2012年前,的確有為教育界職員及老師爭取權益;但好可惜在2012 年「反國教」事件之後,教協便成為高度政治化的組織,失去國家及教育的方向。教協漠視「一國兩制」,經常無底線地偏袒老師的失德行為,更經常以代表香港專業老師的名義參與政治事件,觸及「一國兩制」主權及法治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