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市場 抓緊商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繼2022年及2023年後再次率領特區代表團出訪東盟成員國,訪問柬埔寨、越南及老撾三國,與當地領導人就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所帶來的機會等深入討論,雙方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我相信是次外訪能夠進一步打開香港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流門戶,讓雙方關係更密切,繼續為香港拓闊貿易市場和「一帶一路」發展商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繼2022年及2023年後再次率領特區代表團出訪東盟成員國,訪問柬埔寨、越南及老撾三國,與當地領導人就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所帶來的機會等深入討論,雙方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我相信是次外訪能夠進一步打開香港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流門戶,讓雙方關係更密切,繼續為香港拓闊貿易市場和「一帶一路」發展商機。
目前由十個成員國組成的東盟,近年迅速發展成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而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亦是香港第二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及進口來源地,與香港關係密切。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次率領特區代表團,訪問老撾、柬埔寨和越南三個東盟成員國,與當地領導人會面,介紹香港經濟發展及機遇,並爭取他們對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支持,可見特區政府為推動香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為香港拓展商機不遺餘力。
近年全球都想方設法重振經濟,香港亦正積極促進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網羅頂尖人才。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國際都會及全球商貿樞紐,香港有其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獨特魅力。早前在京舉行的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在國家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們更應該「出勁招,搶人才」。
經民聯成員今日(7月23日)與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提交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書。香港現正步入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經民聯建議書聚焦配合國家,發展香港新質生產力,著力推動「高質經濟」、「高質惠民」、「高質治理」,在十三大範疇提出共147項施政建議,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增強香港「興」的動能。具體包括發展跨境電商產業,搶佔中國16萬億元人民幣這個全球最大零售電商市場;放寬投資移民門檻,允許有關資金購買本港住宅物業;向中央爭取在東莞設立冷庫設施,簡化經港中轉食品檢測和進入內地時可獲減免關稅,以充分發揮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運中轉角色和優勢。
立法會在本周剛舉行了暑假前最後一次大會,將開始3個月的暑期休會。不過休會不代表休息,不少議員平日公務繁忙,不能輕易離港,正好趁暑假空檔安排出訪考察,向外分享議會經驗,加強聯繫。本人也安排了往內地參觀的行程,希望透過多到內地考察交流,加強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一優勢。
香港背靠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的祖國,同時面向多元風情的西方國家,在天時地利下成為中西合璧的國際旅遊勝地。中央近日宣布為港贈送一對大熊貓,充分展示出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令本地旅遊經濟更添新色。在全球報復式旅遊的後疫情時代,香港要在眾多旅遊熱點中繼續脫穎而出,必須發揮好自身優勢,打造「人無我有」的特色旅遊。
正值回歸27年,在中央的堅實支持及特區政府的強勢帶領下,香港正邁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連月以來,中央公布多項全面而周到的惠港措施,惠及金融、商貿、旅遊、交通等多個範疇。面對全球競爭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我們必須把握良機,用好各項挺港政策,做好各項配套和安排,同時積極創新求變,令香港經濟再攀高峰。
地契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香港回歸祖國前由於大部分新界土地將於1997年屆滿,故《中英聯合聲明》為這批將期滿的土地制定續期權利,所有於1997年6月30日前期滿的新界土地契約,均可以續期50年。
立法會本周通過《政府租契續期條例》。過往當土地契約到期,地政總署就會和業權人協商並簽立新的土地租契。然而由明年6月起將有大量地契到期,單是2047年6月30日當日,同日到期的地契就涉及約30萬個地段、逾150萬名業權人。新法例正正是透過設立常設機制,在憲報刊登續期公告,分批為地契續期,取代目前政府逐一與業權人簽立新租契的安排。這不僅釋除坊間對「2047大限」的疑慮,為市民及投資者派「定心丸」,更大大提升效率,便民利商。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近日發表2024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跳升兩級,重返全球五強。事實上香港自回歸以來一直在該排名上名列前茅,惟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排名一度短暫下降,但今年的報告結果引證香港已經重返世界舞台,亦反映特區政府的搶人才、搶企業等振興經濟措施有所成效,令到香港各項「經濟表現」與「營商效率」都有所提升,成績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