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提《施政報告》八大範疇過百項建議
促以全新思維開發新界土地
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8月17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重要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向特首表示,經民聯的建議書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提出八大範疇共100多項的政策建議,其中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林建岳強調,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經民聯期待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全面開發新界,釋放新界土地,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以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發佈《七一宣言》提「推經濟 惠民生」兩大口號
推四大綱領 冀「一國兩制」五十年之後也不變

經民聯自2012年創立以來,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一直為香港發展盡心盡力。面對新時代、新格局,經民聯與時並進,今日(18日)發表《七一宣言》,提出在新時代的兩大口號「推經濟、惠民生」,並圍繞兩大口號推出四大綱領「推動良政善治、工商專業創富、市民共享繁榮、培養治港人才」;同時提出一大願景:「一國兩制」不僅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之後也不變。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強調,經民聯提出「推經濟、惠民生」兩大口號,就是要在香港社會重新樹立「發展惠民」這個主調,推動香港盡快走出政治鬥爭的泥沼,回歸經濟城市的定位,走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切實回應香港社會對新時代搞好經濟民生的熱切期待。

經民聯促港府制定《十年安居計劃》
增建65萬個房屋單位
人均居住面積增至200平方呎

房屋問題是香港市民最為關心的頭號民生難題。經民聯今日發佈《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並提出三大目標、五大建議,多管齊下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在10年內開發2,400公頃土地,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至200平方呎,創造60萬個就業職位。經民聯敦促特區政府要不失時機作出全面規劃,全方位統籌啟動政策措施,總體統領展開香港特區的「十年安居工程」,從根本上解決香港安居難的深層次矛盾,實現建構香港宜居城市的目標。

經民聯歡迎《預算案》採納逾40項建議
籲政府勿「落雨收遮」
加碼紓困戰勝疫情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40多項建議,包括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持續發行債券籌集資金、資助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香港上市、資助舊樓維修渠管以及繼續推動本地遊等。經民聯對此表示歡迎,但認為《預算案》整體而言取態較保守,紓困力度不足,在本港經濟環境處於「冰封」之際,政府不應「落雨收遮」,而應未雨綢繆,推出更多、更全面的逆周期措施支援中小企及打工仔,幫助香港把握疫後復甦的機遇。

經民聯就預算案提百項建議抗疫紓困重振經濟
促政府牽頭推「抗疫發展債券」籌集資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5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出兩大主軸、一大重點、八大範疇,合共100項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議,涵蓋工商、金融、創科、房屋等議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建議書以「抗疫紓困,重振經濟」為主軸,重點建議特區政府牽頭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以及支援各行各業、推動疫後復甦籌集資金,助香港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經民聯促政府不能只顧抗疫無視經濟
籲升級「安心出行」
爭取通關放寬非緊密接觸行業營業時間至晚上十時

過去一年,香港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經營環境持續嚴峻,悠長的第四波疫情防控措施更令多個行業陷於停頓,令僱主和員工齊聲叫苦。經民聯今日(6日)向政府提出多項措施,呼籲政府要兼顧防疫抗疫與經濟發展,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幫助工商業界渡過疫情難關。經民聯建議對顧客和職員非緊密接觸的行業,例如餐飲業、戲院、娛樂場所等處所,嚴格及充分利用「安心出行」程式升級版來做好防疫,並逐步減少對其營運限制,在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下,將營業時間放寬到晚上十時。

抗疫為先 重振經濟 改善民生 信有明天
經民聯歡迎施政報告採納逾百項建議
促精準抗疫盡快讓病例「清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110多項建議,包括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撤銷工商舖辣招、落實大坑西邨重建、加快「跨境理財通」、推出智慧城市藍圖2.0等。聯盟認為,這份報告構思務實,措施亦具針對性,但要事分緩急,而且重在執行。面對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聯盟促請特區政府痛下決心,精準抗疫,切斷所有隱形傳播鏈,盡快讓病例「清零」,做到抗疫為先、重振經濟、改善民生,讓市民「信有明天」。

經民聯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
十大建議助年輕人北上 就業學習生活全方位支援

國家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香港青年提供大量發展機遇。然而目前港青北上,在就業、學習、生活三方面都有不少困難和障礙,經民聯專門就此問題進行研究,並於今日(19日)舉行發布會。針對當前港青北上所面對的障礙,聯盟提出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並圍繞這個設想提出十大建議,期望為香港青年減少和清除障礙,設立一條簡單、高效、便捷的通道(easy channel),為港青北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