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輕鬆生動手法推動愛國教育(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制訂清晰的教育內容和行動指南,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加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全面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制訂清晰的教育內容和行動指南,當中明確指出要加強「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加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等。
行政長官日前發表任內第2份施政報告,內容務實有為,積極回應紡織及製衣界和經民聯的建議,包括落實舉辦「香港時裝設計周」、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優化多項支援中小企措施,令筆者深感欣喜和期待。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由「工業專員」領導,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扶植初創企業,並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相關政策釋放重大利好,環球市場將積極回應。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定出行動綱領和工作指南。
今年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十周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為全球互聯互通、國際經濟合作、世界經濟增長作出卓越的貢獻。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球經濟復甦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和繁榮。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10月25日公布,筆者早前分別聯同經民聯和紡織及製衣業界,向特區政府遞交施政報告建議書。筆者和業界也期望,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優化措施,協助中小企在環球經濟不明朗的氛圍下,加快疫後復甦、復常的步伐,助力中小企開拓更多國內外商機,以及探索為業務升級轉型的可能性。
筆者於上月底聯同香港紡織商會、香港紡織業聯會及全體業界選委,向政府遞交《2023年施政報告》聯合建議書。建議書主軸之一,就是建議政府成立「紡織及時裝發展局」,專責統籌及推動行業發展,並建議以「盛事化」的形式籌辦「香港時裝周」,打造成本港一大旗艦文化及旅遊盛事,目標為本港帶來數十億元的經濟及旅遊收益,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時裝及紡織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香港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透過視像發表主旨演講,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包括深化區域合作,拓展經貿網絡;完善金融服務,暢通融資渠道;聚焦專業服務,發揮人才優勢;深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10年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發展成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國際合作平台,在「五通」,即貿易暢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及政策溝通等合作領域,均取得顯赫和非凡的成果。港人作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員,對國家取得驕人成就,深感自豪及光榮。我們應深刻領會丁薛祥副總理「四點希望」的深意,進一步深入認識、把握香港獨特優勢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關係,更加主動作為,切實施展所長,把香港打造成為促進「一帶一路」互利共贏合作的重要樞紐,不負中央的重視、期望和支持。
一年前,我懷著無比榮幸的心情出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主席,而我自2016年起擔任生產力局理事會成員,近2,800天以來親身參與及見證生產力局的大小里程碑,在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路上「創新 · 從不停步」,一步一足印,樹下一個個佳績。
紡織及製衣業界一直主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除了粵港澳大灣區為行業帶來龐大機遇,加強滬港合作同樣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筆者於七月底到訪上海,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國家紡織業龍頭東方國際及上海時裝周的領導們會面,與他們就滬港行業發展、創科合作、人才交流等領域深入交流,期望進一步促進滬港行業合作及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