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科罪法例修訂須與時俱進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最近討論《刑事罪行條例》第一六一條「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的適用範圍,有泛民議員批評當局濫用該條例,質疑是變相「網絡二十三條」。亦有建制派議員提出檢討第一六一條的動議,以加強打擊網上違法行為,最後獲委員會通過。大約半年前也有議員在立法會提出議案,要求當局作出檢討,「使該條文只適用於電腦詐騙」,當時我已表示無法苟同。

放下爭拗聚焦改善經濟民生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政改方案一如所料,在立法會遭到反對派議員綑綁否決,全港500萬合資格選民於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希望頓成泡影,相信絕非廣大市民所願見。本來,中央對支持香港依法落實普選的誠意和決心是清晰的,特區政府根據香港基本法和人大「8.31」決定而提出的政改方案是合憲、合法的。綜合本地各項民調數據,多數市民亦期待立法會最終能通過政改方案。

務實通過政改方案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6月17日將開始處理有關修改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議案。面對當前的政改爭議,社會各方如何求大同、存小異呢?最近有一份法官判詞頗具啟發意義。事緣學聯前常委梁麗幗申請司法覆核,認為人大常委會違反人大2004年釋法中關於政改五部曲中第二部的角色,宣稱8.31決定在香港沒有法律約束力,要求頒布特區政府的政改諮詢無效;高等法院區慶祥法官則頒下判詞,拒絕給予司法覆核許可。

停止「拉布」 基建發展才有活路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繼續就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進行馬拉松式辯論,第四項合併辯論涉及發展規劃、土地、房屋、工程等議題。反對派議員為了「拉布」,在本環節合共提出106項修正案,包括許多不合情理的修訂內容。我作為工程業界的議會代表,必須予以駁斥,以正視聽。

不進則退 制訂長遠及全面產業政策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如何優化本港產業結構,提升整體競爭力,確保本港經濟持續發展和政府收入穩定增長,已成為當前香港社會的迫切課題。日前,本人在立法會動議一項議案並獲通過,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長遠及全面的產業政策,以強化「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及活化「傳統產業」。

重視中產訴求 促社會向上流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爺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動用三百四十億元的盈餘「派糖」,包括寬免七成五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並把上限調高至二萬元,提高子女免稅額至十萬元等,使一向感到受忽視的中產階層能夠受惠。但這些只屬一次性紓緩措施,政府必須進一步重視中產階層的訴求,設法促進社會向上流動。

平衡旅遊業對香港經濟和市民的影響議案 – 發言 (盧偉國)

代理主席,我首先多謝方剛議員動議議案,讓大家一起探討這個關乎香港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熱門議題。上星期,我在本會動議一項議案並獲通過,內容是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長遠及全面的產業政策,以強化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及活化傳統產業。提到支柱產業的時候,我亦以旅遊業作為例子,畢竟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5%,聘用約27萬人,關乎本港的經濟民生。

善用土地資源 建立房屋階梯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資源,應付龐大的房屋需求?這是當前香港特區政府須面對的艱巨挑戰,並且關乎本港的長遠規劃。二○一三年十月本人曾在立法會提出動議,促請政府在《香港二○三○:規劃遠景與策略》的基礎上,盡快提出優化方案,制訂長遠基建規劃,啟動公眾參與,凝聚共識,然後按部就班落實,議案獲得立法會無修訂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