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各需要 攜手往未來(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全國兩會閉幕後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重磅推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是提出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承擔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治港治澳、維護國家安全、保障民生福祉、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責。
全國兩會閉幕後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重磅推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是提出組建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承擔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治港治澳、維護國家安全、保障民生福祉、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統籌協調、督促落實職責。
經過3年疫情,政府終在月初撤銷口罩令,近日見到愈來愈多市民「除罩」展露笑顏,街上亦回復熙來攘往。隨着香港及世界各地走出疫情陰霾,本港3月亦舉辦多個大型國際展覽、高峰會及體育賽事,包括已圓滿舉行的香港國際珠寶展,正在舉行及將會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投資推廣署主辦的「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以及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可見香港已恢復疫情前的熱鬧景象。
香港自2月初與內地全面通關後,訪港旅客有顯著升幅。近日外出見到,尖沙嘴一帶旅客明顯大幅增加,人流再度出現於各大小街道上,整體氣氛亦見好轉。旅發局最新數字顯示,上月初步訪港旅客為146萬人次,按月增約2倍,是3年疫情以來首次單月破百萬,其中休閒旅客的比例持續錄得增長。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也是驅動香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今正值北部都會區前期規劃的重要階段,我認為,都會區除匯聚各項創新科技產品、技術和服務,更應對接國家的環保政策,注入綠色經濟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元素,推動綠色科技發展,以吸引全球的人才、企業及資金落戶香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周三發表了主題為「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的財政預算案。雖然政府面對財政壓力,但亦從善如流,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姿態,「應使則使」,繼續推出支援企業的措施,包括延長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支援跨境旅遊業,向合資格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等,協助中小企在社會復常、經濟復甦的初期站穩陣腳。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逾50項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歡迎政府推出多項有助疫後經濟復甦及支援中小企措施,協助港商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以及開拓新興市場、加強環球推廣及發展創意產業等。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表示,派發消費券是經民聯一直主張的建議,經民聯理解《預算案》提出一系列節流措施,加強本港公共財政的穩健性,以應對過千億元的財政赤字缺口,認為這份預算案是「應使則使 重拾動能」。
最近出街感受了久違的人頭湧湧,去餐廳要等位,去購物亦要排隊,香港能踏上復常之路,實屬得來不易。人要向前望,我們是時候再次聚焦振興本地經濟,未來要怎樣「招商引才」,如何吸引優質旅客訪港,必然是各界需要下苦功的重點。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在中央的支持下,內地與香港通關,今年香港市民終於可以在中國人最重視的新春佳節與內地親友聚首一堂,內地同胞也可以趁假期重來香港觀光購物。社會復常,一片喜氣洋洋,我亦借此向香港市民拜年,說聲︰「恭喜發財,喜福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