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財政預算惠民生 旅遊復蘇仍艱辛(黃進達) – 評論文章

在疫情通關後的第一次財政預算案,除了政府的預期開支以外,對於地方治理、經濟規劃、科創發展,乃至民生福利及青年事務等方方面面,都有覆蓋。香港市民普遍對於「派糖」有熱切期待,而商界朋友對於調撥資源營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有着合理期望。所以,財政司司長如何選擇傾斜、針對回應,平衡各方訴求,又保障政府庫房有足夠儲備,這道考題絕對不易回答。不過,經驗豐富的陳茂波司長面對未來可以預期的赤字,仍然適度派糖及投資於香港創科板塊,旨在提升香港的競爭能力。司長採納多方意見,市民受惠固然感到欣喜,然而疫情下受到重創的旅遊業是否能受惠於財政預算而趕上復蘇快車就備受考驗。

認識社區,必須要「動」起來(黃進達) – 評論文章 

上篇《為旅遊服務業充電 讓「興」的動能更強勁》講到,特區政府積極復辦文體旅盛事,鼓勵市民在自我保護的同時,多外出遊玩與鍛鍊身體,促進身體同心靈的健康,香港社會才能產生「生氣」。在1月29日,體育慈善團體「青途」成功於油尖旺區舉辦該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定向比賽,逾八百名參賽者自組隊伍,分七個組別出發,於限定時間內自行策劃路線完成賽事,可見社會對於這種社區文體活動存在需求,亦有益於促進人與社區的聯繫。

以文體旅振興社區分析「玩轉社區·藝遊油尖旺」案例(黃進達) – 評論文章

步向全面復常,香港陸續舉辦大型本地文、體、旅盛事,比如旅發局設置「福兔」大型裝置供市民打卡,三月份本港將會舉行Clockenflap音樂會、Art Basel藝術展覽會,以及體育盛事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等。誠如前文《新年啟示:動若脫兔最健康》,市民帶同子女出遊暫離壓力源,在全新的環境資訊中開辟一些新的看法一些新的興趣,有助重整情緒與生活。

為旅遊服務業充電 讓「興」的動能更強勁(黃進達) – 評論文章

隨着特區政府開放通關檢疫限制,社會大眾的生活狀況陸續回復新冠流行前的狀態,自由外遊與外出用餐,特區政府亦鼓勵會展及文體大型盛事如常舉辦,如去年下半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與「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如今即將舉辦的「第25屆渣打香港馬拉松」等,充分見到特區政府決心重振經濟與市民生活質素的信心。然而,與人的健康一樣,社會經濟層面亦有不少行業正面對疫情後遺症。筆者認為,應為疫下受影響嚴重的旅遊與服務業對症施藥,強健體質,將有助香港在癸卯兔年推進與落實香港的「由治及興」。

新年啟示:動若脫兔最健康(黃進達) – 評論文章   

過去兩年半香港以從嚴方式應對新冠疫情,有統計1069天直到近日緊隨國家放寬防疫安排步伐,市民終於盼到實際意義上的通關。值近歲晚,兩地防疫政策大幅鬆綁,不少港人歸心似箭,公務出差、回鄉探親、北上旅遊等等皆有之,兩地四個口岸將以這個農曆新年作為運力測試,為全面復常打好基礎。

把握「二十大」機遇 展示社會和資本主義良性互動(黃進達) – 評論文章

日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中共二十大精神分享會上發言分享,一眾青年團體領袖與公眾人士重溫了二十大報告中的重要內容,以全新的視野去學習二十大與香港的關係。作為中國共產黨未來的行動綱領,二十大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施政報告呼應二十大 成就港青的「多維度參與」(黃進達) – 評論文章

李家超參選行政長官當時四大綱領的「關愛社會、青年發展」一章,全力推動各階層青年向上流動。作為香港治理方針匯總,觀乎《施政報告》針對青年的主要政策目標,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勾劃政府對青年發展工作的理念、目標和行動,並將協助青年人解決在「四業」上面對的困難。筆者樂見行政長官兌現競選承諾,將「青年」版塊視為管治重要關注點。

《施政報告》處處生機 唯獨無解旅業困難 (黃進達) – 評論文章

李家超行政長官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歷時163分鐘的全文宣讀,當中不乏亮點。為香港構思了幾張十年以上的「大藍圖」。在政制與管治上,李家超強調貫徹「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並希望提高治理水平先行,為公務員立下獎罰制度;為香港經濟「搶企業」、「搶人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青年四業問題 須從結構解決(黃進達) – 評論文章

筆者所見,最新兩屆行政長官選舉中,均有參選人將青年議題加進政綱部份,甚至獨立成章。亦有青年團體自2017年起進行調研,並提出解決青年「三業(學業、事業及置業)問題」,乃至本屆政府添上青年創業元素,力圖解決青年「四業」問題,甚至提出制定「青年發展藍圖」,可見「青年」這題目漸成管治重要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