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經濟並存 通關不宜走「回頭路」(陳亨利)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上月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推出3+4方案,將抵港人士酒店檢疫期縮短至3日。政府展現施政新風,獲工商界一致好評,認為是與國際接軌邁出一大步,可見是政府各部門協調合作的「成果」,為近3年的「孤島」困局打開一片窗。
特區政府上月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推出3+4方案,將抵港人士酒店檢疫期縮短至3日。政府展現施政新風,獲工商界一致好評,認為是與國際接軌邁出一大步,可見是政府各部門協調合作的「成果」,為近3年的「孤島」困局打開一片窗。
中央政府日前公布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亦是正道。任何「台獨」分子抗拒統一、任何外部勢力製造麻煩,均不會得逞,必然失敗。白皮書提及「一國兩制」是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制度安排,亦是最具包容性的方案。為推動祖國統一事業,香港也有獨特角色和地位,即展現「一國兩制」的示範作用。
為慶賀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經民聯舉辦青少年認識《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中文徵文比賽,透過活動向廣大青少年推廣《基本法》,活動反應熱烈,收到數百份參賽作品,經過評委會的精心評選,選出一批傑出作品頒授獎項,並於今日舉行簡約而隆重的頒獎禮嘉許得獎者。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致辭時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精闢論述「一國兩制」的歷史意義,更堅定了香港長期實踐「一國兩制」的信心,經民聯舉辦的徵文比賽,進一步加深青少年對《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認識,更顯得有積極意義。
新選制下的3場選舉圓滿舉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新選制體現了「愛國者治港」,保障了港人「當家作主」的權利,證明符合「一國兩制」方針及香港發展需要的政治和民主制度。筆者認為,港人必須倍加珍惜「由亂及治」的平穩局面。
香港疫情回穩,確診數字自高位回落,政府日前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市面重現活力。在疫情高峰時,有賴中央對港全力支援,補足香港的抗疫短板,包括援建社區隔離設施、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選派專家醫護赴港支援等,加上香港社會各界出心出力,團結一致抗疫,才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下一步,香港要重振疫後經濟, 為營商環境注入「活水」,當中關鍵在於通關。
兩會期間,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會見港區人大代表時提出三點希望:第一,按照中央要求,全力支持配合香港做好防疫抗疫和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做好特首選舉工作;第三,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平台。
今年三月的全國兩會,筆者向中央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為紡織及製衣業界等優勢產業訂立「大灣區工業政策」,由特區政府牽頭,使各城市合理分工,發揮更好協同作用。加上,在前海推動發展「時裝品牌區」,吸引內地、港澳以至國際的服飾品牌進駐成立區域總部,連結文化、服飾和品牌,營造具時尚氛圍的主題區,推動灣區品牌走向國際,打造海內外銷售熱點。
香港疫情嚴峻,確診數字持續高企,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國家第一時間出手全力援港,習近平主席明確指示,「把盡快穩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和資源」、「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習主席的指示和中央的部署,激勵香港發揮主體作用,全香港要集中力量資源,以抗疫為唯一任務,確保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確保香港社會大局穩定。
近年,中央致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當中香港和深圳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去年公布的《前海方案》潛藏無限機遇,重點擴大服務領域開放,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聚焦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作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示範區。假以時日,前海不但擴大了香港的發展空間,亦讓本港的各項優勢和支柱產業得以進一步提升,其中紡織及製衣界更大有可為。
歐洲議會公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通過所謂的涉港決議,聲稱香港基本自由遭受侵害,並聲言制裁相關官員及相關企業,明顯歪曲事實。歐洲議會妄想藉着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指手畫腳,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此等「刷存在感」的惡意行為,不分是非曲直,我堅決反對、強烈不滿。必須指出,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預。歐洲議會要立刻停止插手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停止詆毀「一國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