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衞法治和司法獨立修正議案 – 發言 (盧偉國)
主席, 原議案的主要字眼: “一國兩制”、“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司法獨立”,都是香港社會普遍認同的。事實上,舉世公認,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一直享有“高度自治”,並維持司法獨立。
主席, 原議案的主要字眼: “一國兩制”、“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司法獨立”,都是香港社會普遍認同的。事實上,舉世公認,香港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一直享有“高度自治”,並維持司法獨立。
有建造業人士指出,政府正推展大型基建工程,為建造業和香港經濟帶來持續的動力,但建造業正面對人手老化、短缺,技術錯配及斷層等問題。有一項調查的結果顯示,現正施工的建築工地平均短缺百分之十五的工人,對施工進度及工地安全帶來考驗。
香港中小企對於推動本地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特區政府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制訂相應政策,扶助中小企,令公共政策和資源可以為中小企營造有利環境,給中小企更好的發展商機。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動議,要求立法會批准委任一個專責委員會,並授權它根據《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賦予的權力,調查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簡稱DBC)停止聲音廣播服務及相關事宜。
有關本地免費電視節目牌照的三宗申請,政府至今仍未公布申請結果,引起各方猜測。若任由這種不確定的狀況持續,不論對政府或業界新、舊營運者,都沒有益處。特區政府須在合理時限內,完成審批並公布結果。
儘管國際上至今並沒有制訂「堅尼系數」的統一準則,堅尼系數仍然普遍用於量度不同國家或地區收入分布不平均的程度。據香港統計處最新公布的資料,一一年香港的堅尼系數,按除稅及福利轉移後住戶每月收入計算,是零點四七五,而未經除稅的數字更達到零點五三七,均超越零點四這條普遍被視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綫」。
完善房屋政策,解決市民住屋需要,確實是廣大市民關心,特區政府也有責任解決的重大社會議題。本屆政府先後作出多方面的嘗試和努力,包括在八月公布涉及房屋及土地供應的短、中期共十項紓緩措施,即傳媒所稱的「梁十招」。這些招數是否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呢?社會上有不同的解讀。
近日圍繞發放長者生活津貼的爭議,在社會上以及立法會內再次引發對本港「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討論。我認為,全民退休保障是一項對香港具有長遠影響的社會議題,我們應該非常慎重,不應為了一時的掌聲或選票,令我們的下一代有可能陷入財政困境…
我相信,特區政府只要堅持以滿足民生需要為本,諸如「割地賣港」等疑慮將不攻自破。日後新界東北發展區如能夠支援六大優勢產業,而可能令到香港和鄰近的地區,出現新的合作機遇,則是值得歡迎的事。
立法會正式開鑼,有議員提出動議辯論,促請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及要求教育局局長下台,同日在政府總部外,又分別有反對或支持國民教育的市民集會,顯示這議題仍然頗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