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合作打造低空經濟增長新引擎(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當前特區政府施政重點,是要致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關鍵在於,香港怎樣以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並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家的發展策略不但可以為香港帶來豐富的啟示,也會給香港持續注入新的動力。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國家將會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香港應充分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配合國家所需,發揮自身所長,推動低空經濟成為香港新的增長點。
當前特區政府施政重點,是要致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關鍵在於,香港怎樣以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並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國家的發展策略不但可以為香港帶來豐富的啟示,也會給香港持續注入新的動力。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國家將會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香港應充分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配合國家所需,發揮自身所長,推動低空經濟成為香港新的增長點。
究竟特區政府應否研究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呢?近日立法會曾就這個議題展開一番討論。我認為,在確保公屋供應穩定的前提下,這項建議值得當局認真考慮,但同時應推展大規模公屋重建,以增加公屋單位供應,完善置業階梯,並改善市民的居住質素。
在中央堅定支持和社會各界努力下,香港終於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本地立法,築牢國安屏障,未來應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特區政府應配合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略需要,積極鞏固香港各領域的國際化特色,促進國家和香港高質量發展。
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世界各地慣例,也是香港特區必須履行的憲制責任。特區政府與立法會同心協力,以「早一日得一日」的原則完成了《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簡稱「香港國安條例」)的立法程序。香港國安條例有效應對現今及日後可能出現的國家安全風險,填補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缺口,有利提升香港營商環境,增強海內外投資者的信心,為香港繁榮穩定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超過60項建議,包括全面撤銷住宅物業的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設10億元推動旅遊業發展、撥出1億元加強宣傳盛事、支持企業進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4億元等。面對逾千億元的財政赤字,陳茂波在「限米煮限飯」的情況下,仍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動經濟,是因時制宜、務實部署、提振信心之舉。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重臨香港特區考察調研,以機場作為考察第一站,指出香港國際機場是享譽全球的「金字招牌」,香港長期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形成了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他強調中央將繼續支持香港拓展航空網絡,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龍年伊始,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展開為期7天的考察調研。這是夏寶龍主任不足一年內第二度訪港,目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聽取李家超行政長官述職的重要講話精神,展現中央對香港重視、關懷和支持。夏寶龍主任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民生改善等情況,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謀劃香港新階段新發展,協助香港提升治理效能、鞏固競爭優勢、增強發展動能,推動香港構建國安家好、法治港興的新局面。夏寶龍主任此行目的明確,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中央一以貫之在關鍵時刻堅定挺港惠港,展現中央對香港的重視、關懷和支持,準確為香港發展把脈。香港市民應增強信心,鞏固競爭優勢,專注拚經濟謀發展。
立法會近日討論一項議員議案,促請政府興建新界東第二條南北鐵路,以分流大埔及沙田的鐵路乘客,改善東鐵綫面臨日益擠迫的情況。本人相應提出修正案,希望喚起大家關注如何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基建布局,加快灣區協同發展。投票結果,原議案連同修正案都獲得通過。
特區政府在1月30日宣布開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公眾諮詢,同日亦通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和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的聯席會議向議員進行簡介。出席的議員一致同意並歡迎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立法。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3年考察廣東時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隨後,中央發布多項政策文件,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本人和經民聯都認同,香港特區政府應配合中央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對接,促進兩地優勢互補並協同發展,以及便利香港居民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往內地升學、就業、發展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