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九龍幹線隧道設計方案及日後工程的影響 – 書面質詢 (梁美芬)
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早前指出,擬建的中九龍幹線(幹線)會採用三線雙程隧道設計,其中土瓜灣馬頭圍段的幹線隧道(幹線隧道)頂部與該區部分樓宇地面的距離大約為50米。當局表示將會採用鑽爆方法建造幹線隧道,並強調香港以此方法建造隧道已有超過40年經驗,不會影響沿線樓宇的結構安全。然而…
運輸及房屋局(運房局)早前指出,擬建的中九龍幹線(幹線)會採用三線雙程隧道設計,其中土瓜灣馬頭圍段的幹線隧道(幹線隧道)頂部與該區部分樓宇地面的距離大約為50米。當局表示將會採用鑽爆方法建造幹線隧道,並強調香港以此方法建造隧道已有超過40年經驗,不會影響沿線樓宇的結構安全。然而…
從新課程改革起,筆者表達了不少對新高中課程和中學文憑試的見解和意見,也因此有幸在過程中從不少莘莘學子身上聆聽到不同的聲音,當中的辛酸和難處,值得我們留意及關注。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中,唯一的女將梁美芬,在八十年代,她作出了當時被認為「匪夷所思」的決定,放棄赴美、法留學,改往內地攻讀中國法。她回憶國內讀書的點滴,活像電影的情節,夜半在宿舍談理想、騎單車上課、同學們爭相出國留學等等。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CIA)人員斯諾登上周向《英國衛報》揭發美國政府監控民眾通訊紀錄,現藏身香港。坊間對港府應否將斯諾登遣返美國眾說紛紜。而討論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國於1997年前簽訂的三項協議,即刑事司法互助協議、移交逃犯協議、移交在囚人士協議。
閒時愛看電影,最近看了兩套紀錄片:第一套是《造就美國的人》(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影片用故事的形式描繪了美國從內戰結束到「一戰」,五十年間美國現代化的進程,特別以美國三大家族Rockefeller, Carnegie, J.P. Morgan,寫出顯赫的美國企業家如何透過掌握大時代的機遇創造了自己的事業,亦創造了美國。
香港的現有制度有不少吸引人之處。我現時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法律, 有兩名同事是來自法國的, 來港已有3年時間。在我和他們多次的溝通中,他們經常表示很喜歡香港的稅制,又指香港的低稅政策和簡單稅制深受法國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