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學習 是溝通的開始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晚上回家打開電視,見到某電視「大台」播出新的綜藝節目,邀請一班網絡紅人走入電視台「挑機」,還安排多個範疇的老行尊,包括演員、導演、編劇與他們合作、交流對話,擦出不少火花。諺語說: 「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
晚上回家打開電視,見到某電視「大台」播出新的綜藝節目,邀請一班網絡紅人走入電視台「挑機」,還安排多個範疇的老行尊,包括演員、導演、編劇與他們合作、交流對話,擦出不少火花。諺語說: 「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
區議會選舉結束後,有網民侮辱黃埔東選民視力有問題,嘲笑投票給我的男選民都是怕老婆的懦夫,女選民則是因呷醋才不投票給我的對手,更甚是有電召客貨車公司借題發揮在黃埔東局部加價。有黃埔東的長者街坊因為我站台而在屋苑內被人欺凌,令他們不敢外出。選舉過後,網絡和現實都出現這種不尊重選舉結果、撕裂社會的不文明手段,實在令人慨嘆。
9 月21 日出席亞洲電視宣傳《感動香港》的開幕典禮,感觸良多。眼下台前幕後的員工辛勤地工作,幾乎同一批熟識的臉孔,心中為這批員工的堅持感動不已。近幾年,亞洲電視歷經風風雨雨,面臨着龐大財政壓力,連員工的薪水也無力支付。面臨內憂外患之際,近幾年亞洲電視仍不乏膾炙人口、符合普羅大眾的好節目
香港不只食水有問題,香港海水水質亦一直存在問題。筆者於2010 年開始,與水質專家何建宗教授成立「碧海行動」,一直致力提倡及落實親水文化,督促政府改善海水水質。梁振英任內3 份施政報告都有所回應,今年施政報告更用了4 個段落去詳述「親水文化及近水活動」的藍圖……
近日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一場《基本法》研討會中發言時提及一國兩制下,香港實行的制度乃行政主導、三權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並提及特首擁有「超然」於行政、立法之上的特殊地位。泛民中人將其演繹成為行政長官是「土皇帝」,特首可「凌駕」於法律之上等等。
九月一日港大畢業生議會應港大校友關注組召開會議。關注組提出,要求港大校委會於三十天內確認副校任命,美其名要求「大學自主」,實乃在全港市民面前演出「逼宮」鬧劇。
政改表決之後,學民思潮提出《基本法》2047 年後的延續問題,更得到公民黨和應。2047只是反對派在「後政改時代」打造的偽命題,但有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兼港區人大代表接受報章訪問時曾以香港2047 年後何去何從為命題,提出3 個選項:一國一制、一國兩制或者獨立。不過,討論2047 年後以香港獨立為其中一個選項,正正墮入激進分子設下的圈套。
為甚麼最近電話騙案這麼猖狂?一連幾天,我的立法會辦公室都收到類似的電話。雖然早前立法會秘書處有出信提醒各位職員,但騙徒的猖狂程度有增無減,仍舊大搖大擺地打着中聯辦、內地公安局的名義在香港這個地方放肆。
這場鉛水風暴颳了一個月仍未平息,愈來愈多屋邨被驗出超標,巿民覺得政府只懂出事後救火,政府雖然先後成立了3 個調查組織去調查事件檢討制度,但工作進展緩慢,獨立調查委員會更是連委員人選都未有。已形成公共信心危機,政府必須向巿民展示出一套詳盡、短中長期兼顧的行事方案,謀定而後動,說服巿民政府有能力解決今次鉛水事件。
鉛水事件爆發已一個月,隨着受影響的屋邨屋苑愈來愈多,範圍不再限於近年落成的公共屋邨,就連私人屋苑以至高尚住宅都「中招」。面對這場波及全城的食水安全風波,特區政府的應變、補救、跟進工作都無法令公眾放心,弄得巿民人人自危。在追查「鉛因」的同時, 政府不可忽略社區的不安,要諒解巿民的擔心憂慮,盡量安撫巿民的情緒,妥善處理好這場公共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