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慰問國家核酸檢測支援隊表謝意

為期14天的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將於今日(14日)晚上8時圓滿結束,當中由國家衞健委派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人員辛勞多日,為檢測和截斷本港社區內的隱形傳播鏈盡心盡力。經民聯多名領導和地區骨幹今日分批來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火眼實驗室」,向支援隊人員予以慰問,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取消通識必修必考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選舉政綱承諾任內會優化高中文憑試的評核準則,包括通識科的評分方法、簡化校本評核模式。她在今年5月接受專訪時,承諾今年內一定會交代如何處理通識科。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工作已到最後階段,很快就會向政府提交報告。相信全港很多市民和家長都會金睛火眼,關注稍後的《施政報告》,特首會否對通識科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

經民聯晤特首倡向失業人士月派$8000
促推第三輪抗疫基金補漏拾遺
盡快推行「港康碼」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今日(8月12日)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帶來的衝擊,聯盟各個業界議員仔細收集不同業界對不同支援措施的意見,並在最短時間內向特首反映,爭取解決問題。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在會見傳媒時表示,目前香港社會逐步回復穩定,希望政府重新聚焦於解決各類經濟和民生問題,急市民所急,並盡快檢視現時防疫抗疫基金和其他支援措施不足的地方,從速補漏拾遺和加碼支援各行業中小企及各階層市民,以達至「撐企業、救經濟」的目標,特首對此反應正面。

鼓勵商界推行重聘政策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今次失業浪潮之下,有不少五、六十歲的年長人士失業,礙於香港僱主傾向聘請較年輕的求職者,他們非常擔心會被逼提早退休。今次失業潮猶如敲響了警鐘,揭示香港在鼓勵和支援年長人士延遲退休,再就業的措施非常不足。面對人口高齡化和勞動人口下跌,政府必須急起直追。鄰近日本和新加坡、五十歲以上人口就業率在已發展國家之中名列前茅,六十五至六十九歲人口就業率更是全球三甲。他們與香港的社會觀念和職場文化有相似之處,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鏡。

以法治亂 拯救香港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2020 年6 月30 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下稱港區國安法)。這是當代國家領導人對歷史有承擔的表現。港區國安法是一部全國性法律,根據5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以及《基本法》的第18條第3款列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實施,即時生效。該法在香港直接適用,因此它必須在香港具有執行性。

推動18區流動牙科醫療車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俗語說「牙痛慘過大病」,對長者而言更甚。牙齒問題會阻礙他們說話和進食,繼而影響社交和吸收營養。香港牙科護理醫療服務一直以私家醫生和非政府機構主導,政府僅在十一所公務員牙科診所向公眾提供有限度的緊急牙科服務,即牙科街症,超過一半求診者是六十歲以上,當中不少長者更因為住得遠離,必須家人請假陪同去睇牙,例如深水埗澤安邨就是深水埗的「西伯利亞」。筆者多年來建議政府在全港十八區引入流動牙科醫療車,用靈活方式提供公營牙科服務,可到點服務,解決偏遠地區的長者的牙痛之苦。

設立中央強積金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俗語說「願賭服輸」,「牛唔飲水唔撳得牛頭低」,但這兩句話套用在強積金制度就不太適合。很多打工仔收到月結單或要退休時,見到投資回報「滿江紅」,但強積金公司依然穩袋不合比例的行政管理費都會深深不忿,也有人說「強積金」是「強逼金」。社會上一直有聲音,包括本人曾多次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親自落場」做信託人,提供低行政管理費、投資回報更加穩健的基金計畫,促進市場競爭,或者容許純粹儲蓄,不涉及任何投資風險的選項給打工仔。

反對派斷送了本地立法機會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2003年特區政府為《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受挫, 反對派自此食髓知味,每逢選舉都打着反對23條的旗幟,將23條不斷妖魔化, 勢令政府立法變得舉步維艱。過去一年,反對派藉癱瘓內會去拖延《國歌條例草案》,並揚言最終目的是要防止23條立法,又揚言若在立法會取得過半數,就會否決所有政府撥款和法案,以換取他們口中的「五大訴求」,否則誓不罷休,癱瘓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