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為「兩難」議員指出路 溫和反對派應順民意支持普選 (林建岳)
目前,一些溫和反對派議員對於是否支持政改存在「兩難」,心態患得患失,主因是未能以宏觀角度權衡政改的利害得失,以為綑綁否決是安全系數最高的選擇。在中央官員周日與立法會議員見面的會議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對於仍感投票「兩難」的議員,提出五點供他們考慮,包括香港主流民意、議席得失、對立法會普選的關聯影響、對經濟民生的影響以及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目前,一些溫和反對派議員對於是否支持政改存在「兩難」,心態患得患失,主因是未能以宏觀角度權衡政改的利害得失,以為綑綁否決是安全系數最高的選擇。在中央官員周日與立法會議員見面的會議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對於仍感投票「兩難」的議員,提出五點供他們考慮,包括香港主流民意、議席得失、對立法會普選的關聯影響、對經濟民生的影響以及與中央政府的關係。
正當香港普選進入歷史性關鍵時刻,而社會上對落實普選表現出一種悲觀情緒的時候,張曉明以中央駐港機構最高代表的身份發表題為《以制度自信推進有香港特色的普選》的長文,特別強調「制度自信」,不僅反映了中央對普選問題的思路,而且顯示了中央對落實香港普選有信心,這對香港當前的普選討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行政長官普選安排是本港有史以來最民主的制度,可以讓全港500萬合資格選民,在2017年歷史性第一次以「一人一票」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這不僅是香港政制發展的重大跨越,也是國家的歷史大事。
應當怎樣看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畫龍點睛提出「三個看清」:一是看清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靠山;二是看清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與內地加強合作;三是看清香港將會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長期發揮最特殊的補益作用。
澳門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正如習主席所指出,是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指引的正確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好。回顧澳門在實踐「一國兩制」過程中取得的成功經驗,本人認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澳門社會各界珍惜回歸;二是愛國愛澳傳統深入人心;三是積極主動尋求與祖國內地融合發展;四是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兩個月來,非法的「佔領行動」堵塞交通、衝擊行政和立法機構,無視法治,損害香港國際形象和經濟民生,這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也決不是愛港學生所崇尚的民主。我們的民主發展不能違背基本法,更不能用非法「佔領行動」來破壞我們的法治,否則,每一位市民都淪為受害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下午會見以董建華為團長的香港工商界專業界訪京團,習近平講話中的每一句話都充滿對香港的關心之情,強調香港與祖國的關係是風雨同舟,命運相依。
逾100位來自粵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業界人士昨日齊聚珠海,圍繞 「共迎港珠澳大橋時代」這一主題,探討香港、珠海兩地如何開拓橋頭堡經濟。與會者一致認為,大橋落成將為本港旅遊業帶來新的機遇,同時將大大延長香港物流業的輻射半徑,進一步鞏固香港的貿易中心地位。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建議將橫琴打造成一個類似香港的免稅區,令兩地在旅遊市場互通互補,更可疏導一部分香港的旅客,減輕香港的壓力。
橫琴最大的優勢是位置,2016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橫琴是唯一一個與港澳兩地水陸相連的地方,將成為香港向西拓展的橋頭堡。我認為,應該緊緊把握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機會,早作規劃,推動香港橫琴兩地合作發展旅遊業,我相信,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香港年輕一代苦無機會向上流動,港區全國政協林建岳建議在廣東的橫琴、南沙和前海構建香港青年就業和創業的最佳平台,特別是把南沙新區部分土地租借予香港特區政府建立「南沙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園區」,以創意工業為主,集合內地、香港和外國的年輕人共同「尋夢」,不排除香港會出現一個如「騰訊」創辦人馬化騰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