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後重演牡丹亭驚夢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是個古今中西文化共融的城市,有本地電影、荷李活大片,亦有饒富韻味的傳統粵劇。粵劇於○九年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是個古今中西文化共融的城市,有本地電影、荷李活大片,亦有饒富韻味的傳統粵劇。粵劇於○九年獲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恭喜發財!新正頭,祝大家萬事勝意!香港人十分重視農曆新年,年三十晚逛花市、初一看花車、初二睇煙花,一家人齊齊整整最重要。當然,農曆新年也是香港的旅遊旺季,一連串充滿傳統特色節慶的活動,希望吸引更多過夜旅客來港消費。
農曆新年又到,一定要講下賀歲片。上年《賭城風雲II》,華仔壓軸以「陳刀仔」dress code驚喜出場,觀眾即刻哇哇聲,啲回憶返晒嚟。無可否認,每一個香港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賭神同埋陳刀仔,佢哋亦係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icon。
記得小時候,香港有「東方荷里活」的美譽,麗聲、碧麗宮、樂宮、東城等戲院,在鬧市成行成市。我從小已常去睇戲,電影帶畀我好多歡樂和話題。近幾年,很多區份已無戲院,有啲戲院變成商場,譬如大埔、北區、深水埗的居民,都要跨區睇戲。以四人家庭跨區睇戲計算,分分鐘交通費足夠買多張飛。渴望「區區有戲院,好似以前咁」是許多市民的心聲。
放煙花,是市民大眾期待的節慶活動。在我小時候,香港一年只會放一次農曆新年煙花。回歸後,在國慶和回歸的節日都會放煙花
,令香港的夜空一次又一次大放異彩,照亮無數笑臉。
早前中國旅遊研究院公佈,二○一四年內地出境人數達一億零七百萬人次,連續兩年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我曾以「內地市場是肥肉,偏偏有些港人愛吃齋」,來比喻有激進人士以不和平的行動來驅逐內地遊客,損害香港旅遊城市形象,讓肥水流入別人田。
單車運動在本港愈來愈受市民歡迎,這實歸功於香港單車隊近年的輝煌成績。黃金寶、李慧詩、黃蘊瑤等多位本港單車好手在國際賽事屢創佳績。港隊在努力爭取世界獎項的同時,亦將單車運動普及化,擴展為一項國際盛事,不只為香港增添活力,更豐富訪港旅客的旅遊經驗,完全體現了香港充滿姿采的城市性格,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
反對派昨日在立法會否決普選法案,意味全港市民2017年「一人一票」選特首的期望落空,也意味香港政制發展將會再度原地踏步,全港市民對於這一結果都感到失望和憤懣。普選法案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反對派議員明知民意取向卻視而不見,忤逆而行,扼殺了普選特首的歷史機遇,對不起廣大市民,理應受到社會各界的譴責和追究。普選被否決已成事實,社會各界都應收拾心情,放眼將來,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