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友誼的小船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樂壇就好似一個大家庭,歌手、作曲人、填詞人,大家平時都係好朋友,不過好似王菀之(Ivana)同張敬軒(Hins)咁,喺舞台上如此有默契,都幾難得。上個周末,Ivana同Hins首次合作開concert《The Magical Teeter Totter張敬軒•王菀之演唱會2017》,一連四晚於紅館上演。

經民聯公布今年全國政協提案內容
反映市民關注問題
內容涵蓋旅遊金融創科電商

全國「兩會」即將於北京召開,經民聯今日(2月23日)公布聯盟的全國政協委員今年將提交予全國政協的提案內容,反映香港市民關注的問題和訴求,促進兩地交流合作。聯盟今日率先曝光的10項政協提案(見附件),提案內容涵蓋如何促進香港旅遊業、金融業、創新科技發展等等,以及建議促進兩地的電子商貿發展等方面。

EXO香港再開show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韓國娛樂文化強勁,「韓風」席捲亞洲以至全球。人氣男團EXO上個周末嚟到香港,一連兩晚喺Asia World Expo演唱會。不少年輕朋友鍾情韓星,而家交通愈來愈方便,各地年輕人亦都興起到周邊地區睇show順道旅行。今次喺亞洲博覽館開show,雖然離市區較遠,不過對於專程搭飛機來港嘅海外歌手同fans嚟講,位置fit晒。如果將來啟德體育園區嘅場館落成啟用,搭郵輪嚟香港睇show,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更加可以帶旺消費和過夜旅客增長。

李鄭屋漢墓的啟示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上星期六,由香港文化產業聯會總會(文聯會)與香港絲路文化協會聯合主辦嘅「一帶一路系列:古絲路文化研討會」,喺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對於絲綢之路呢個concept,有啲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講到文化交流,相信大家一定唔會陌生。香港可以話係東西方文化交流嘅重要窗口之一,就好似位於深水埗嘅李鄭屋漢墓,相信不少朋友都去過,古墓中穹頂結構的靈感原來係來自波斯,呢個對研究古絲路文化有重要意義。面對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如果我哋可以把握機遇、充份發揮香港嘅獨特優勢,相信可以打造出「一帶一路」下,最理想嘅國際文化交流平台,推動本港文化產業發展再創高峰。

水原希子情迷香港遊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喺東京舉行嘅發佈會,旅發局推出四條全新宣傳片,由港人嘅角度去遊歷香港、感受香港,帶領旅客跟隨我們腳步發掘最地道旅程。我哋仲請到兩位日本「香港迷」義務做「代言人」,一位係人氣強勁嘅影星水原希子,另一位係銀座久兵衛主廚今田洋輔,我即場頒發「星級香港迷」證書多謝佢哋支持。今年旅發局會繼續加強海外市場嘅推廣,以及舉辦mega event並加入更多新元素,希望可以吸引更多過夜旅客,做旺本港旅遊業,做足「好客之都」的宣傳。

香港「年味」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農曆新年是許多人一年中最期待嘅節日。記得小時候,老人家話過年最緊要係有「年味」,享受一家團圓嘅傳統節日喜慶氣氛。香港每年都有好多「年味」十足嘅賀歲盛事,包括年宵花市、花車巡遊、煙花匯演、賀歲賽馬等等,旅發局亦一直推廣呢啲應節活動,希望可以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過年,體驗別具本地特色的「年味」。乘辭舊迎新之際,在這裏祝各位讀者雞年大吉大利,更祝香港新一年風調雨順。

好戲連連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港產電影多年來風靡全球,近至東南亞、遠至美加,有華人嘅地方,就有香港電影。時代在變,電影產業也在變,近年香港電影在拍攝製作上不斷創新,加入更多新元素,包括電影題材、拍攝地點、演員製作人、以至合作方式等方面都有更多新嘅嘗試。

「老巴剎」重生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絕對係美食天堂,不但港式地道美食琳瑯滿目,世界各地嘅菜式亦都應有盡有。熟悉我嘅朋友都知道,我向來鍾意到處搵美食,比較大型食肆,有時身處鬧市之中嘅小餐館反而更加精緻、更具特色。不過近年一些出色而受歡迎的餐廳,可能因為成本壓力等原因,逐漸消隱、買少見少,十分可惜。

勿讓好事「多磨」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一直以來,香港都係中西文化交匯嘅地方。就喺我中環辦公室附近,不但有現代的商業大廈,更有古色古香嘅傳統建築,以及為數唔少嘅傳統富中國特色樓宇。香港,就係一個融合古今、匯聚中西的國際都會,如果有人話香港係文化沙漠,我絕對唔會認同。獨特嘅歷史文化底蘊正是香港魅力所在,讓世界各地旅客慕名而來。近日政府計劃於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並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定期展出故宮珍藏,相信將會有助加快推動本港文化旅遊發展。

地道美食買少見少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素有「亞洲美食之都」美譽,港式地道美食一直深受世界各地朋友喜愛。好多時旅客嚟香港,除咗係想在旅遊區試下新穎食品之外,佢哋最想體驗嘅,係香港最地道的大眾化小食:好似臭豆腐、雞蛋仔,唔少訪港旅客都要跑去試一下。我真係好希望有一日,有更多嘅港式地道美食,可以入選米芝蓮。更重要嘅係,我哋要思考如何在承傳方面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