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維持穩定 回歸秩序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佔領中環」終於無可避免地發生了。情況已超乎組織者當初的預計,甚至達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市區核心地帶主幹道被佔領,引起市民不便,附近的公共服務、商鋪經營、居民生活紛紛受到影響,若情況長時間持續下去,不但香港的經濟受到損害,國際形象亦會嚴重受挫,最終需要承受苦果的恐怕是全體香港市民。

人大決定應支持 「均衡參與」須保障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本港社會關於特首普選問題的討論,焦點是特首候選人提名制度問題。特首候選人必須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是基本法明確規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為特首普選定下的框架,既符合國家體制和基本法,也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各界應全力支持。

政改關乎全港 莫論個人得失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二○一七年特首普選定下框架後,社會焦點集中在框架的「鬆」與「緊」問題,泛民更指人大為普選「落閘」,即使政改方案未出台,便揚言要否決。我則認為,香港由一千二百名選委選特首,到五百萬人選特首,是中央的「開閘」方案。泛民應放眼未來,而非盲目反對。

對話不能停 界綫不能越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社會主流意見都希望「一人一票」普選特首,中央和特區政府亦努力促成政制改革。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審議政改報告,亦快將作出決定,在這關鍵時刻,坦誠溝通,收窄分歧,便尤其重要。無可否認,社會對於如何落實普選有不同的見解。

張曉明普選五要素應重視 普選須體現均衡參與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張曉明主任提到的均衡參與原則,依我看來,其實是落實香港普選的基本要求。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態,民粹愈來愈嚴重,福利主義泛濫。如果提名委員會沒有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特別是工商界的政治參與,就會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