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必能體現各界意見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以極高票數,通過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的決定,授權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筆者完全支持人大常委會制定國安法,並根據基本法第18條,列入附件三在香港公布實施。同時,希望人大常委會及相關機構,在制訂及審議國安法的過程中,能夠多諮詢香港人意見,使到香港民意能在制訂港區國安法過程中體現出來。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以極高票數,通過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的決定,授權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筆者完全支持人大常委會制定國安法,並根據基本法第18條,列入附件三在香港公布實施。同時,希望人大常委會及相關機構,在制訂及審議國安法的過程中,能夠多諮詢香港人意見,使到香港民意能在制訂港區國安法過程中體現出來。
在中美紛爭踏進金融領域之際,中央政府發表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金融三十條意見,透過釋放加大開放市場力度的訊號,應對美國提出的挑戰。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身處中美鬥爭的大漩渦中,難免受到影響。筆者認為,香港須調整策略,以更積極的手法,既要掌握好中央提出的機遇,又要化解美國給予的壓力,推動香港國際金融中小的地位,再提昇一個台階。
有人說,我們的黃金中年一代,是在英國殖民管治下的香港長大的,但是,我們一直不會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一直明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相反,目前年輕一代,都是在回歸祖國,在香港特區下成長,他們卻是目前反政府、反社會運動的主力。為甚麼會這樣?
有小學教師早前在網上教學影片中稱,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英國為消滅鴉片才發動戰爭」。事件引起各界憤慨,教育局表示會嚴肅跟進;涉事學校亦承認教學內容不正確,並已向家長發信道歉。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香港經濟,商界和企業生意大受打擊,經營困難。經民聯及相關的多名立法會議員早前聯同他們所屬的商會和業界代表,分別與貿發局主席林建岳會面,反映業界面臨的困難,並提出多項支援業界疫後復甦的建議,包括資助港商參與貿發局舉辦的展覽,資助額為參展費用一半、進一步簡化「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及BUD專項基金的申請程序,將BUD專項基金涵蓋的項目範圍擴展至成熟經濟體及香港等。經民聯議員認為,目前疫情漸露曙光,業界急切期盼局方和政府支援,以重整旗鼓,再拓生意,冀政府急業界所急,盡快回應業界的訴求。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公民黨郭榮鏗等反對派議員為了一己政治私利,惡意拖延,令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下簡稱內會)歷經半年仍未能選出主席,幾近癱瘓整個議會運作。港澳辦和中聯辦近日多次公開譴責反對派搞「政治攬炒」、罔顧民生福祉。一眾反對派則像被擊中要害,不停撲出來鼓噪,批評「『兩辦』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云云。
經民聯成員今日(4月22日)與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會面,就政府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的紓困措施提出進一步建議。經民聯強調,抗疫救市刻不容緩,特區政府須簡化審批手續,盡快落實已公佈的措施,同時出招支援暫未受惠的行業和人士,例如65歲或以上沒有強積金強制性供款的僱員、已不幸失業的市民等;聯盟又建議政府設立臨時失業救助金,油公司應立刻減價,與市民共渡難關。
香港正處於困難的時刻。在「修例風波」與新冠肺炎雙重夾擊下,本港經濟陷入「寒冬」,消費停頓,百業蕭條,結業潮、失業潮接踵而至。香港特區政府由去年7、8月開始,已推出多次救市、救人措施,亦推出了兩次逾1600億元的抗疫基金,目的是在香港困難的環境下,落實「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的政策措施。各方面人士無論政見為何,現在最需要的是同心協力,攜手抗疫,共渡難關。
特區政府今日正式公佈第二輪為數1,375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為有需要的企業和市民提供全面支援。經民聯對此表示歡迎。對於特首及相關司局長多次傾聽經民聯的建議,並接納經民聯的多項建議,經民聯表示欣慰和感謝。經民聯認為,有關措施急各界所急,能及時達致「撐企業、保就業、紓民困」的作用。經民聯指出,香港的財富是香港市民共同創造,特區政府現在大手筆動用公帑為民紓困,實際上也是「還富於民」,可謂正當其時,用得其所。聯盟期望政府盡快公佈各項措施的落實細節,讓備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企業和香港市民早日受惠,攜手盡快渡過疫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迅速蔓延、沙特和俄羅斯開打「油價戰」、美國宣布禁止歐洲旅客入境,這種種事件都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深陷恐慌情緒,先行拋售股票自保,導致美股如「過山車」般下跌,並由此正式進入熊市。在「地球村」時代的今日,無論抗疫還是應對經濟危機,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獨善其身。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更要作出最壞打算,我在立法會大會上便曾多次提醒特區政府要充分準備,防範發生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