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特式關稅 以「三多」應「萬變」(吳永嘉) – 評論文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向超過180個國家或地方開徵所謂「對等關稅」,連日來又「朝令夕改」,嚴重擾亂國際經濟市場秩序,矛頭更直指中國,全球震怒!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向超過180個國家或地方開徵所謂「對等關稅」,連日來又「朝令夕改」,嚴重擾亂國際經濟市場秩序,矛頭更直指中國,全球震怒!
剛於3月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註1),在119個金融中心當中,香港再度蟬聯季軍(總評分760)。紐約以769分繼續摘冠,倫敦以762分排第二,新加坡則以750分排第四。香港能繼續穩居全球第三、亞太第一,反映出在國家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各界善用一國兩制優勢,積極招商引資,持續保持國際競爭力。不少朋友笑說,香港只要再加把勁,說不定排名很快變成「紐港倫」。筆者也認為並非不可能,但要「超英趕美」,我們還要認真審視短板、針對改進、提速發展。
人工智能(AI)是現今全球科技競賽的主軸。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在AI 競賽場上,美國本來處於領先位置,但今年初國產AI 大模型Deep-Seek 的面世,顛覆了過往的遊戲規則,打開雙核心格局。
去年最多人到訪的是哪些國家/地區?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球最多旅客到訪的地方是法國,全年旅客量高達8,940萬人次,比排行榜亞軍的西班牙多近600萬人次。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26日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封面選用湖水藍色,象徵着未來發展藍海中的無限潛力。千億財赤加上國際政局不穩,我們必須更審慎理財、更精準投資,開闢新增長點,方能走出困局,奔向藍海。今年立法會首次大會上,筆者動議「加速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打造新經濟增長點」,促請政府擘畫全方位藍圖,推出更多配套設施,扶助產業發展,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獲得《預算案》正面回應。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說獅子山下故事,怎能不說工業界努力打拚、擦亮「香港製造」金漆招牌的故事?追尋昔日香港工業印記,還是走進舊工廈、實地參觀老廠房最「原汁原味」!
11月20日,特區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明確路綫,循四大方向全力推進香港園區發展,其中第二個方向是「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文體旅局近日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列出71 項措施,涵蓋面相當廣泛,當中包括倡議提升場地硬件,銳意發展軟實力,可謂「軟硬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