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
因地制宜 識變求變(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區政府及多個團體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酒店、零售及餐飲等亦紛紛推出節日消費優惠,全城都熱烈祝賀國慶,氣氛高漲。國慶日不但是對祖國的祝福,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我期望大家攜手並進,讓香港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持續鞏固及提升優勢,共建更美好香港。
強化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功能 支持國家高水平開放(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今天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大喜日子。在國家踏上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香港更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自身在國家高水平開放大格局中的戰略定位,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國的電商業正依託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全力建設現代物流樞紐,促進物流網絡化升級,香港也需要扮演與「內循環」相連接的「外循環」跨境物流中心角色,建立全球供應鏈服務集聚區,協助中國貨品走向國外,以及外國貨品進入內地,打通貿易內外循環,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空和物流樞紐的優勢地位,在激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方面,作出更關鍵的貢獻。
七十五載繼往開來 祖國香港同享榮光(梁君彥) – 評論文章
國慶歡騰金秋綻放,我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壯麗華章。75年風雨兼程,祖國以堅韌不拔之志,屹立於世界舞台,如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與朝氣,國家現代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全體中華兒女同感驕傲。
把愛國愛港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胡劍江) – 評論文章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祖國發展日新月異,經過75載的砥礪奮進,我國已從當初的一窮二白,躍升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的豐碩成就舉世矚目,令每一個中國人都深感自豪。
運用香港普通法優勢 貢獻國家法治建設(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大日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國家堅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和實施,推動國際規則變革發展,維護和拓展我國發展新空間,有力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香港特區的一眾法律從業者一直積極作為,踐行對國家法治建設的承諾,而筆者近月馬不停蹄赴內地多個地區調研考察,再次深刻感受到國家法治建設取得突出成就。
搶攻「首發經濟」 激活消費新動力(吳永嘉) – 評論文章
商品首發活動,除了是第一次發布亮相,還蘊含着產品或服務的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刺激消費,提振經濟。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積極推進首發經濟」,令這種新興經濟形態成為熱議焦點。
積極建言獻策 發揮溝通橋樑作用(胡劍江) – 評論文章
中共中央、全國政協日前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把人民政協的顯著政治優勢更加充分發揮出來,不斷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港青勇於求變 把握新機遇(林顥伊) – 評論文章
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大日子。75年來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創造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跨越式發展。香港青年喜迎國慶,以身為中國人的身份而自豪,更應以積極求變的進取態度擁抱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機遇,厚植家國情懷,錘煉過硬本領,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唱響青春之歌、書寫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