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舉辦「共建和諧社會」嘉年華
盧偉國指續拓工商專業網絡
經民聯今日(11月5日)主辦「共建社會和諧嘉年華會」,與市民同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及經民聯成立五周年的大日子。聯盟主席盧偉國表示,經民聯踏入第5個年頭,聯盟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社區服務,擴闊強大的工商專業網絡,吸引廣大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使經民聯事業薪火相傳。
經民聯今日(11月5日)主辦「共建社會和諧嘉年華會」,與市民同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及經民聯成立五周年的大日子。聯盟主席盧偉國表示,經民聯踏入第5個年頭,聯盟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社區服務,擴闊強大的工商專業網絡,吸引廣大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使經民聯事業薪火相傳。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公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採納了聯盟提出的約100多項建議,在扶助中小企、推動創科產業、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完善置業階梯、推動社福民生及青年發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形容該份報告「務實進取,聚焦發展,改善民生」,展現特首林鄭月娥的新思維、新風格,將有助促進本港經濟增長、改善營商環境,以及幫助市民解決居住問題。
由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青年事務委員會聯合20多個工商、專業及青年組織組成「一地兩檢關注聯盟」(下稱聯盟),於今日(8月7日)宣布成立,聯盟舉行首次會議,並通過聯合聲明,強調一地兩檢運作上可行有效,最能發揮高鐵效益,達到便民、便商、便利的效果。發言人梁宏正表示,成立聯盟的目的是要聯合各工商、專業和青年友好組織,就高鐵「一地兩檢」發表意見,以及進行一系列的跟進,例如搜集意見以及舉辦論壇等。
經民聯社會服務隊今日(7月31日)在尖沙咀文化中心為早前舉辦的「我愛香港」兒童填色比賽舉行頒獎禮暨優秀作品展。今年已是經民聯連續第三年舉辦填色比賽,適逢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聯盟特別以「我愛香港」為主題,讓參加者透過顏色將自己對於香港的印象和感情一一發揮,填色比賽深受歡迎,大會共收到約2600份參賽作品。 出席今日頒獎禮的嘉賓包括經民聯青委會副主席兼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黃舒明女士、經民聯青委會副主席林凱章先生、經民聯社區顧問李祺逢先生、李家仁醫生及香港視藝創新教育學會主席陳雪儀女士。 經民聯青委會副主席黃舒明在致辭時,首先感謝小朋友們踴躍參加聯盟的填色比賽,並祝賀從2600位參加者中脫穎而出的得獎者。她即場分享自已擔任不同活動評審的心得,就是當小朋友能夠透過作品演繹自己獨特的創意和想法時,最能夠吸引評審的青睞。所以她呼籲家長「放手讓小朋友自行創作,活出自我」。她又表示,經民聯青委會未來會就動物權益議題舉辦更多活動,希望更多人一起關注動物權益。
強勢第一炮,《建軍大業》首映冠蓋雲集,氣氛熱烈。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獻禮電影《建軍大業》,今日(7月30日)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盛大首映禮,多位政商界名人出席支持。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 (7月17日) 早上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會面,就特區政府2017至2018年度《施政報告》提交聯盟的意見,呼籲政府抓緊「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兩大發展機遇,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當中包括225項具體建議。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表示,林太對聯盟的建議反應積極,並要求索取進一步資料。副主席林健鋒議員亦透露,就社會廣泛關注的強積金對沖問題,林太要求經民聯代表商界做好與業界的溝通工作,廣泛深入地整合業界意見,然後向她反映。
經民聯今天(7月7日)主辦《魅力香港慶回歸 香港旅業再創高》活動,宴請數百名經郵輪旅程抵港的內地旅客,在荃灣一間高級酒店享用早點。出席活動的經民聯青委會副主席林顥伊博士在致辭時表示,歡迎內地的郵輪旅客留港旅遊和消費,並表示經民聯主辦這項活動的目的,是希望促進更多內地旅客來香港旅遊,又鼓勵更多郵輪旅客多停留香港一至兩天,感受香港的好客之道,享受香港的美食和購物樂趣。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經民聯今日(6月16日)舉行記者會,介紹聯盟編寫的《香港回歸20年成就一覽》小冊子,分享香港回歸20年來,在經濟、民生、基建規劃、勞工、「一國兩制」及政制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表示,今年亦是經民聯成立五周年,聯盟將首次舉辦電影《建軍大業》首映贊助活動,希望藉此宣傳聯盟,爭取更多市民認同和支持聯盟的工作。
由經民聯、大埔動力及SunActSports聯合主辦的「體育活動同樂日」今日(6月4日)於大埔墟體育館舉行。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在開幕禮上表示,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而經民聯亦即將迎來成立五周年,聯盟首次舉辦體育同樂日活動慶回歸,鼓勵市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以體育凝聚正能量。他又促請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啟德體育園區的撥款,以推動香港體育事業的普及化、精英化及盛事化。
自從中央政府年初宣布將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納入中央規劃,經民聯迅速展開調研,提出有關想法和建議,期望為業界謀求新一輪的發展機會。經民聯領導層今日下午(5月23日)與行政長官梁振英會面,向他遞交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建議書,就香港如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出十二大方面的建議,提出粵港澳三地政府必須打破現有的地區藩籬,建立完善的協作制度,以先行先試的思維及創新策略,為區內的工商及專業界和中小企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