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改革土地規劃 助力產業發展(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表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香港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把握改革機遇 爲灣區發展開新局(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未來一段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更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指明方向。近日香港社會積極學習三中全會精神,大家要牢牢把握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重大機遇。在金融、航運、貿易、科技、綠色能源、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構建世界級企業重組中心、灣區旅遊等時代命題,香港要與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交出圓滿答案。

港挾國際化優勢 拓供應鏈管理中心(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接納筆者與紡織業界建議,提出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在國家發表「新質生產力」戰略下,筆者認為香港絕對有力透過招商引資、強化香港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力,貢獻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助力國家打造更多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

傳承愛國心桑梓情 新時代貢獻新力量(胡劍江) – 評論文章

日前習近平主席向包陪慶、曹其鏞等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回信,讚揚他們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並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更親切勉勵他們「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開拓市場 抓緊商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繼2022年及2023年後再次率領特區代表團出訪東盟成員國,訪問柬埔寨、越南及老撾三國,與當地領導人就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所帶來的機會等深入討論,雙方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我相信是次外訪能夠進一步打開香港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流門戶,讓雙方關係更密切,繼續為香港拓闊貿易市場和「一帶一路」發展商機。

商界要積極「走出去」探索東盟機遇(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目前由十個成員國組成的東盟,近年迅速發展成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而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亦是香港第二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及進口來源地,與香港關係密切。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次率領特區代表團,訪問老撾、柬埔寨和越南三個東盟成員國,與當地領導人會面,介紹香港經濟發展及機遇,並爭取他們對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支持,可見特區政府為推動香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為香港拓展商機不遺餘力。

發展職專教育 優化進修就業階梯(盧偉國) – 評論文章

中學文憑試早前放榜,今年有約4.9萬人參加,逾1.8萬人達到入讀大學門檻,其餘考生就要積極另謀出路。其實,本港升學途徑多不勝數,同學們除了報讀大學,還有其他選項。職業訓練局下學年將提供逾140項課程,近1.3萬個學額,土木工程及軟件工程等課程在最近幾年尤其受歡迎。無獨有偶,立法會近日就如何發展本地職業專才教育展開熱烈討論,相信對同學們也有所啟發。有志者事竟成,隨着各項就業與進修階梯的持續優化,畢業生升學路徑顯著擴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