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密風雲餘波盪漾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SNOWDEN),在香港大爆美國在全球進行了真人版的「洩密風雲」後,已轉抵莫斯科,準備尋求第三國的政治庇護。但這場諜戰風雲的餘波仍在盪樣。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SNOWDEN),在香港大爆美國在全球進行了真人版的「洩密風雲」後,已轉抵莫斯科,準備尋求第三國的政治庇護。但這場諜戰風雲的餘波仍在盪樣。
本港部分城市設施老化,一些相關的安全規管法例和措施卻未能與時並進,適時修訂,因而衍生不少安全隱患,甚而導致各種意外事故,引致財產以至人命的重大損失,香港作為安全城市的名聲亦蒙上陰影。
早前有一份中學校報相約筆者做專訪,當日負責採訪的三位同學,身穿筆挺校服,外表醒目、彬彬有禮之餘,更人人手持一部平板電腦,裝備比我還專業;但筆者留意到,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戴着厚厚的眼鏡。
立法會剛於本周三(19日)通過吳亮星議員提出及經本人修改的議案,促請政府要致力維護和提高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議案。恰巧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翌日凌晨的新聞發布會上,預告或於明年中將結束購買資產,隨即為美國及本港股巿等,帶來新一輪的波動。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助理斯諾登,早前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由○九年開始,數以百次計入侵內地及香港多部電腦,截取包括郵件、聊天記錄、視頻、照片、存儲數據、文件傳輸、視頻會議及登錄信息。
根據國際慣例,兩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管轄國刑事司法互助協議之中,通常在雙方簽約方都認為是刑事罪行和行為才予以遣返。但若罪行涉及:一、政治罪行(即為有一方可認為罪行,另一方不視為罪行、甚至歡迎其洩露有關機密)則肯定不會遣返…
從新課程改革起,筆者表達了不少對新高中課程和中學文憑試的見解和意見,也因此有幸在過程中從不少莘莘學子身上聆聽到不同的聲音,當中的辛酸和難處,值得我們留意及關注。
剛過去的一周,我跟隨香港貿易發展局出訪美國紐約,並在商貿推廣活動「Think Asia Think Hong Kong」中發言。雖然行程緊湊,但能夠出席如此重要的商貿推廣活動,我感到任重而道遠。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上周五討論由田北俊議員提出,運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證監會在處理商交所交回牌照一事。結果,相關的議案未能在議會內取得足夠的票數,失敗告終。很多人都以為立法會就此放棄跟進證監會在商交所事件上是否處理恰當,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肯定不是我的取態。
美國前中央情報局(CIA)人員斯諾登上周向《英國衛報》揭發美國政府監控民眾通訊紀錄,現藏身香港。坊間對港府應否將斯諾登遣返美國眾說紛紜。而討論主要集中在香港和美國於1997年前簽訂的三項協議,即刑事司法互助協議、移交逃犯協議、移交在囚人士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