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貧窮人口向上流動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早前,政府將貧窮綫定於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五成,算是在扶貧工作方面,向前踏出一步。依據官方貧窮綫計算,本港貧窮人口共一百三十一萬人,貧窮率仍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對於一個國際大都會,這個水平的貧窮率顯然不能接受。
早前,政府將貧窮綫定於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五成,算是在扶貧工作方面,向前踏出一步。依據官方貧窮綫計算,本港貧窮人口共一百三十一萬人,貧窮率仍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對於一個國際大都會,這個水平的貧窮率顯然不能接受。
近年來,不單本地的中小券商業務乏善足陳,就連老牌兼實力雄厚的景福證券也於年中自動把證券牌交還當局,可見證券行業面對成交低迷,佣金割喉成風、監管過於嚴苛,成本高漲,處於極惡劣環境。
誠如大家都知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實是全賴一批華資經紀幾十年的努力奮鬥出來的成果;沒有他們的參與,沒有他們由四會年代,一直幹起,就沒有聯交所的成立,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由於本港的生活水平高企,近年來愈來愈多的長者,均會選擇回鄉渡過他們的晚年。而社會福利署於本年10月推出「廣東計劃」,讓年滿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就是選擇在廣東省定居,也無須每年返港,每月均可領取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本來是一項德政。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非獨立的政治實體,行政長官由中央任命,任命權是實質的,行政長官是中央與香港特區關係的紐帶,只有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行政長官,才能保障「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有效落實,從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我期望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既有短期的紓困措施,也有長遠的經濟發展藍圖。經民聯早前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提交二百多項建議,主要圍繞九項重點,包括擴大中產比例、培育青年、加強支援中小企,促進金融發展等,我希望政府能夠認真考慮。
近年來,證券業界的經營環境可謂乏善足陳,大巿成交淡靜,行內競爭激烈,可謂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期。故此,本人聯同經民聯在早前向特首及財爺提交的來年《施政報告》和《預算案》期望中,便提出成立證券公會的構想,希望可以為業界理順出一個健康有秩的營商環境,向公會成員傳達國際金融巿場最新資訊,擴闊視野和提高行內企業管治質素。
立法會食環事務委員會,上周討論有關立法規管私營骨灰龕場的進度,筆者及出席的居民團體代表,都一致對當局未能有效取締這類龕場表達不滿。事實上,近年地鋪和樓上非法龕場湧現所造成的滋擾,一直令不少舊區居民深感無助和無奈,當中紅磡更是重災區。
我相信中央與港人對於落實普選都同樣重視,亦希望最終的方案能夠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但在謀求共識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在一個大原則之下進行探討,不然雙方各說各話是永遠「大纜扯唔埋」。
二十多年來,筆者一直研究中國法與普通法的分別,兩個法律制度最大的不同,在於中國法更多強調實質公義(substantive justice),即一個決定是否對錯;普通法則強調程序公義(due process)。每次到內地演講,都向內地司法界及法律界推廣普通法強調程序公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