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見招拆招 乘風破浪(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重施故技,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點燃新一輪貿易戰的火苗。但文明社會並非「誰大誰惡誰正確」,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的國家亦非省油的燈,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隨即作出相應措施。美國加徵關稅的措施會對環球經濟造成多大影響仍有待觀望,惟肯定的是貿易戰從來沒有贏家,而在戰爭中受禍害的從來都是普羅大眾。

完善法規建設基建 把握低空經濟機遇(陳祖恒) – 評論文章

近年來,低空經濟在全球迅速崛起,歐美日韓等國家意識到這一新興產業的巨大潛力,紛紛出台政策推動其發展。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產業,指的是利用低空空域(一般指1,000米以下)進行的各種商業和民用飛行活動。目前內地各省市積極推動低空空域逐步開放,鼓勵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培育和壯大低空經濟產業鏈,低空經濟有望成為我國保持國際領先地位的重要新興產業,香港應前瞻性布局,成為國家推動低空經濟核心技術攻關、內地企業出海的重要樞紐。

把握新質生產力機遇 實現由治及興新飛躍(胡劍江) – 評論文章

踏入新一年,香港迎來良好開局。今年春節黃金周,香港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旅遊和「熊貓經濟」,超過107萬人次旅客訪港,較去年同期增長3%,旅遊經濟「開門紅」,印證了「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正轉化為治理效能。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發表2025年新春致辭時提出「五個需要」。面對全球科技革命浪潮,香港需要主動識變求變應變,聚焦新質生產力培育,深化港深融合,在貢獻國家所需中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經民聯新春開運花車巡遊
祝願香港蛇年八方來財 熊貓來好運來

經民聯今日(2月5日)舉辦大年初八花車巡遊,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榮譽主席梁君彥先生、主席盧偉國博士等多位經民聯核心成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青委會和地區成員乘坐新春開運花車,前往各區向市民及旅客拜年。主席盧偉國、青委會顧問趙式浩化身財神,聯同一對卡通熊貓大派賀年朱古力金幣利是,寓意「熊貓來好運來」,祈盼即將在本月中和公眾見面的港產熊貓「家姐」和「細佬」,為香港社會帶來更多歡樂,為香港經濟帶來更多生機。

經民聯在線

特首李家超於年廿六(1月25日)落區到愛民邨探訪獨居長者,除送上新春祝福外,更實地了解關愛隊的工作成果。愛民邨是經民聯長期重點服務的屋邨之一,在愛民邨連續擔任了五屆區議員、積極參與關愛隊事務的經民聯九龍中支部主席左滙雄表示,特首此次到訪對社區工作是莫大的鼓舞。他認為關愛隊工作要「見微知著」,從不起眼的細節入手,切實改善受助者的生活品質。 當日陪同特首落區的愛俊關愛隊隊長、經民聯成員嚴偉貞就提到探訪對象黃婆婆的故事:86歲高齡的她個性活潑,被大家暱稱為「Honey」。然而面對家中天花剝落卻力不從心,又不願麻煩他人,關愛隊透過家訪了解情況後,立即安排維修人員上門修繕。 嚴偉貞來自商界,對經民聯「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的理念十分認同,2023年起身體力行投身關愛隊工作,多次安排義務剪髮、義務體檢、義務家居維修等,並積極支援社區改善醫療服務及公共設施。嚴偉貞強調,關愛隊的角色,正是以實際行動填補社區服務空白,讓關愛精神真正惠及每位有需要的居民。 左滙雄議員說,關愛隊的工作有時看似瑣碎,但對受助市民來說,卻是影響到生活的大事。他分享最新一個關愛隊處理的個案:一位獨力照顧兩名孩子的單親媽媽,苦於家中燈具損壞又不懂修理,關愛隊就迅速安排志願者上門維修,孩子們終於可在明亮的環境好好做功課。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卻實實在在地為這個家庭解決生活困難。 愛民邨落成已近半世紀,不少設備面臨老化,左滙雄就夥拍獲「華潤隆地」支持成立的香港註冊慈善機構「潤愛同行」,結合工商專業力量服務社區,動員專業人士、具相關經驗和技術的義工,每年為上百戶基層家庭提供家居維修服務,致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與社區歸屬感。 經民聯在年廿四(1月23日)舉行「送暖關懷大行動」,多位經民聯立法會議員和地區成員,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一同落區向市民送上春節祝福,並派贈載有賀年食品、保健品、保暖頸巾等十種禮品的福袋,寓意十全十美。陳國基司長致辭時讚揚經民聯積極組織義工團隊,身體力行服務社群,期望社會各界在新一年攜手合作,構建更美好的香港。盧偉國主席則表示,經民聯致力促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兩者並進、相輔相成,並感謝各贊助機構的慷慨解囊,讓溫暖與關愛傳遍社區。(了解更多) 經民聯在大年初八(2月5日)舉辦開運花車巡遊,前往各區向市民及旅客拜年。主席盧偉國、青委會顧問趙式浩化身財神,聯同一對卡通熊貓大派賀年朱古力金幣利是,寓意「熊貓來好運來」。盧偉國續說,香港正面臨外圍環境不明朗及財赤等挑戰,希望「財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能採納經民聯的建議,對接中央「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為香港塑造經濟新動能、全力惠及民生。(了解更多) 經民聯多位核心成員及地區成員在新春前夕齊聚中環鬧市,向廣大市民送上新春祝福,並準備了財神海報、利是封及精美年曆卡等賀年禮品贈予市民,同時邀請了立法會議員及書法家現場揮毫,為市民書寫揮春,迎春「派福」。盧偉國主席更以私人珍藏的「鑽石色士風」,即場演奏《歡樂年年》等多首經典賀年金曲,祝願香港百業興旺,市民生活富足美滿。(了解更多) 經民聯向來為創科發展積極建言獻策,今年更身體力行,運用最新的生成式AI製作賀歲片《熊貓來好運來》,多位核心成員化身成卡通人物,和一班AI卡通熊貓大開新年派對,除了向市民送上別開生面的新年祝福,更在片中融入了經民聯多項重要政策倡議,包括降低烈酒稅、發展低空經濟、推動「恐龍經濟」、促進香港新質生產力發展等,希望運用AI科技,為香港經濟發展升級加油打氣。 經民聯核心成員早前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提交了題為「對接國家積極財政政策,塑造新動能惠民生」的《財政預算案》建議書,建議書涵蓋十六大範疇,共提出137項建議。經民聯認為,今年中央以空前力度推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以擴內需、提振消費和投資,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亦應順勢而為對接國策,以提振消費、激活股市、穩定樓市,塑造新動能,全力惠及民生。(了解更多) 經民聯主席、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推動的《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草案》,早前在立法會三讀通過,賦予環保專業人員法定地位,不但為香港環保專業奠下里程碑,更對全球綠色發展產生示範作用。環專會在1月26日舉行慶祝典禮,盧偉國在會上分享時表示,條例為香港與國內外環保專業進行資格互認及知識交流鋪路,亦有利香港為大灣區的低碳轉型作出貢獻,深感任務光榮。(了解更多) 經民聯與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地建會)合辦「精簡發展管制措施 提升建造成本效益」論壇,多位來自政界、商界、學界和專業學會的翹楚,於論壇上共商改革土地規劃、促進香港發展的新方向。地建會秘書長、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經民聯執委龍漢標表示,過去土地發展經常受制於冗長的審批程序,間接窒礙土地利用率,期望政府拆牆鬆綁、簡化流程,並引入「White Zone」白色規劃,令土地用途更靈活,由市場決定最佳的土地用途組合,配合香港未來發展需要。(了解更多) 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政團,經民聯的核心成員一直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立法會、區議會等不同平台代表各自的工商或專業界別,擔當與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溝通橋樑,積極為業界發聲、爭取權益、出謀獻策,大力推動業界發展,持續增強香港發展動能。《經民聯在線》今期繼續有「業界代表」欄目,向各位介紹這些業界代表的使命和具體工作,敬請留意和支持。 「世界天天在變,我們也要不斷求變,無懼挑戰,順勢前行,敢於轉型,開拓新出路!」全國人大代表、經民聯副主席吳永嘉(Jimmy)說。吳永嘉是執業律師,2016年他當選工業界(第二)界別議員晉身議會,身為廠商會立法會代表,多年來堅持為工商界發聲,爭取權益,共創未來! Jimmy認為本港推進新型工業化,創新科技是主引擎。今年立法會首次大會上,Jimmy動議「加速推進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打造新經濟增長點」,促請政府擘畫全方位藍圖,推出更多配套,扶助產業發展。 去年11月,政府公布《河套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Jimmy認為符合實際發展,「經民聯與廠商會一直提倡推動『港版中試』,終於獲得正面回應。據聞幾間本地大學都有意進駐園區,這有利深化『產、學、研』協同發展,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今年,「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正式進入營運階段,Jimmy呼籲業界把握黃金機會,「香港在科研領域表現出眾,但在成果轉化上『硬係爭啲啲』,皆因市場不夠大。要扭轉局面,必須『做大個餅』,善用大灣區製造產業鏈,以及龐大消費市場,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打造由基礎科研、產業、融資,以至市場化的創新生態鏈。」 Jimmy續說,促進經濟增長,必須「三大生產要素」(資本、土地、人力)精準投放。資本方面,政府將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他期望優化配對方式,按項目特質彈性調整資助比例,壯大初創發展。土地方面,他建議園區規劃時應「留有餘地」,隨時應變改動,應對未來發展。人力方面,他提醒建設頂級中試基地,需要吸納兼具創科知識、商業觸覺的「通才」,建議把這類「特別通才」納入人才清單。 吳永嘉予人的印象比較低調,但遇到業界關心的議題,他一定堅持發聲。疫後通關不久,Jimmy率先建議開拓「工業旅遊」,激活經濟;去年施政報告答問會上,他再促請政府列入重點發展。去年12月當局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採納該項建議,提出開拓與特色建築及「香港製造」工業元素相關的旅遊產品,為落實「無處不旅遊」增添景點、亮點。「但凡有利工商界、中小企發展,有助本港拚經濟的議題,我都會繼續發聲和支持。」Jimmy是不折不扣的務實派。 聆聽意見 閣下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將有關資料電郵至bpa@bpahk.org。

政府帶頭採用 助力大學科研落地(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下,香港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坐擁國家賦予「八大中心」的重要定位,同時擁有全球一流的基礎研究實力和高等院校,以及是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筆者認為,香港可從多方面加強大專院校的應用研究發展,並以香港建設成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定位,深化內地高等院校的高水平合作和對接,以自身優勢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經民聯2025年意見書和建議書

2025年1月 – 經民聯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書  Download 2025年3月 – 經民聯「落實兩會精神 塑造香港新動能」專題報告 Download 2025年4月 – 經民聯應對全球關稅大戰建議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