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三大支柱 加強本港退休保障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近日圍繞發放長者生活津貼的爭議,在社會上以及立法會內再次引發對本港「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討論。我認為,全民退休保障是一項對香港具有長遠影響的社會議題,我們應該非常慎重,不應為了一時的掌聲或選票,令我們的下一代有可能陷入財政困境…
近日圍繞發放長者生活津貼的爭議,在社會上以及立法會內再次引發對本港「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討論。我認為,全民退休保障是一項對香港具有長遠影響的社會議題,我們應該非常慎重,不應為了一時的掌聲或選票,令我們的下一代有可能陷入財政困境…
回歸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斷地提升,不論市值、集資額和成交都創新高,但在香港金融市場繁榮的背後,本地券商反而經營惡劣,部份從業員每月的佣金收入更低於最低工資…
我相信,特區政府只要堅持以滿足民生需要為本,諸如「割地賣港」等疑慮將不攻自破。日後新界東北發展區如能夠支援六大優勢產業,而可能令到香港和鄰近的地區,出現新的合作機遇,則是值得歡迎的事。
去年七月,也就是今年反國民教育「風暴」爆發前剛好一年,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曾召開聽證會,聽取各界對「國教」開科的意見。席間贊成和反對的聲音雖已呈現壁壘分明之勢,但最終事件發展至一次大型群眾運動,逼令政府撤回課程指引,這恐怕是大家當初所始料不及的。
立法會正式開鑼,有議員提出動議辯論,促請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及要求教育局局長下台,同日在政府總部外,又分別有反對或支持國民教育的市民集會,顯示這議題仍然頗受關注。
自1973年以 來,香港政府先後在 新界發 展了9個新市鎮 ,成績斐然,至今我們已有超過半數市民住進新市鎮的公屋、居屋和私人興建的房屋。為了應對人口的不斷增加,以及殷切的房屋需求,港府繼續發展新市鎮本來是理所當然、自然不過的事。
十月一日晚上南丫島對開海面發生的撞船慘劇,牽動整個社會的情緒,全港哀悼。上周立法會的常規大會,亦就此事件進行了本屆首次休會辯論,藉此敦促政府吸取教訓,防止日後同類慘劇再次發生。
主席,近年香港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中小企”), 均面對營運成本上升和通脹的問題,他們已承受很大壓力。正所謂“屋漏兼逢連夜雨”, 在全球經濟不景的情況下, 需求減弱,令很多中小企已無利可圖,有些甚至要結業,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