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簡約公屋」,又會使未來5年公營房屋總建屋量較上一個5年期大幅增加約五成。特區政府指「簡約公屋」能填補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的缺口,並改善居住於不適切居所市民的生活環境。11月29日,即政府在施政報告公布的一個多月後旋即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披露了首批「簡約公屋」選址,包括2幅在屯門的政府地和由發展商借出的2幅分別位於元朗及上水的用地。12月5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簡約公屋」作出討論,有議員質疑「簡約公屋」的造價過貴,而且使用期限較短,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對計劃有保留。立法會要監察公帑的有效使用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政府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了「簡約公屋」的初步安排,亦可見政府要在房屋問題上做到「提速、提效、提量」的決心。
解決房屋短缺的燃眉之急
根據房屋局於今年10月31日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22年周年進度報告》,現時有127,500戶居住於環境欠佳的單位,而其中居於劏房的亦高達93,600戶。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曾指「簡約公屋」是有一定吸引力,可能會帶動劏房市場租金下調。這絕對是有利於現時居住於不適切居所的住戶的,即使「簡約公屋」單位有限,未能滿足所有人,但最起碼亦可起到抑制劏房租金上升的作用。另一方面,這些單位的住戶確實是有改善居住環境的迫切需要。李家超就曾在一個經濟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政府破格創新推「簡約公屋」,以縮短超過一半建造的時間建設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讓居住於劏房或環境差的家庭提前至少一年上樓。他指出,很多人以不同數學方式去計算「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用不同的考慮因素、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建造費用。但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沒有計算每天在廁所門口吃飯,廚房和廁所差不多在同一個地方,每日和木蝨、蟑螂一起住,小朋友未坐過沙發椅,做功課沒有桌子的艱苦。「如果由住在這些地方的人去計算,我相信他會把他的艱苦計算在內,因為他每日生活在這些困難環境中,是有血有肉的每日經歷,他不是旁觀者,未必認同這些冷冰冰的數字」。
數據顯示,今年較去年多了400戶家庭居於環境欠佳的單位,可見社會需要有更進取的房屋政策以解決燃眉之急,而「簡約公屋」的安排就恰恰可以紓緩不適切居所的問題。
一筆過撥款可加快進度
李家超在競選時曾走入基層,到訪油麻地的劏房戶。他在回應中提到的「小朋友未坐過沙發椅,做功課沒有桌子的艱苦」是他親眼所見的情況。「簡約公屋」不單單是為了解決房屋問題的產物,事實上這亦關乎到跨代貧窮問題。香港的下一代要有合理的居住環境,方可能有合理的學習環境。如果住所連擺放書桌的空間也沒有,就難以好好學習,更難以知識改變命運。縱使社會不可能達到均富,但特區政府也要負起責任盡量讓下一代有較公平的起跑線。
有議員對政府申請以一筆過撥款興建「簡約公屋」表示關注。議員關注公帑的使用正是他們盡責的表現,然而正如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解釋,一筆過撥款是為了令項目進度加快,如果將其分為逐個項目處理,將讓興建「簡約公屋」的進度變慢。「簡約公屋」是一個爭朝夕的政策,旨在解決迫在眉睫的房屋問題,政府希望以一筆過撥款以做到「提速、提效」亦不無道理。
正如李家超所言,冷冰冰的數字不足以反映「簡約公屋」的價值,這亦不是簡單可以用建造成本作計算的。事實上,從4個「簡約公屋」地塊選址來看,在該處進行前期發展,需要進行土地平整、排水工程等基礎建設,這些成本必不可少。而且,日後這些基礎建設也用得上,並無浪費。只有入住「簡約公屋」,劏房戶才能徹底擺脫承受多年的劏房之苦,在入住「簡約公屋」期間又可繼續輪候公屋,利益有增無減。現時仍有127,500戶家庭居住在環境欠佳的單位,公屋輪候時間亦長達5.6年,特區政府有必要考慮他們的福祉,爭分奪秒興建「簡約公屋」。
(刊於文匯)